对一座城市来说,会展业意味着什么?
一位世界级的展览业巨头曾说,“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,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。”
许多人相信,会展业除了带来财富,还有信息、人气,亦或其他资源,可以无限想像。用来描绘成长中的包头会展业,非常贴切。
即将过去的一年,包头会展业有厚积薄发后成功的兴奋,有尚不尽如人意的惆怅,还有对前路的憧憬和无限想像。
● 70亿成交额的兴奋
包头国际会展中心是本土会展业发展的风向标,某种程度上讲,它甚至可以代言这座城市的会展业。业内人士称,这里一年举办的展会,其成交额能占全市大大小小商品交易会的一半左右,如果只算成规模、上档次的展会,其所占比例更高。
对包头国际会展中心来说,2014年是快速发展,令人兴奋的一年。
今年,会展中心迎来19场展会,在市民熟悉的国际车展、房交会外,还有中国首届牛羊肉产业大会、中国(包头)首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、春秋两季的珠宝展、警用装备展等。统计展会数量,较去年增加9场,接近翻番。
其中,牛羊肉产业大会借力包头已有的“羊”品牌优势,整合国内外的牛羊肉供应商、火锅和西餐等销售商,及上下游连锁企业160多家,形成采供对接。大会期间,小尾羊、草原兴发、蒙羊等企业举办全国经销商大会,牛羊肉产业高峰论坛、颁奖晚会、银企对接等活动同步进行,使大会突破以往的产销会模式,开启了整个行业的对接会格局。
会展中心首次尝试的自办展——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,全国324家企业、24个国家业内人士、近50家海外企业采购团聚首,我市几大工业园区携手大型装备企业集体受阅。第一次,在家门口,自治区装备制造业重镇向海内外“秀”它的实力。
19场展会吸引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,较2013年增加8.46万人次,增幅20.5%,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去会展中心看展览的欲望。
车展、珠宝展结束后,许多市民仍驱车前往,并打听来年展会举办的时间。而巴西世界杯决赛当天,会展中心活动不断,上午看展会,下午到包头大剧院看演出,晚上在汽车影院广场体验世界杯狂欢,约1万人次在那里逗留。2012年8月会展中心运营之初,谁都无法想像类似的人潮盛况。
50万客流带来70.964亿元的成交额,较去年增长58.444亿元,增幅达到惊人的466.8%。这只是展会的直接效应,其对周边行业的带动,同样不可忽视。
房交会成交54亿元,其后的一个月内,多笔大额电子汇款产生,各银行排队办业务者不断,后续拉升了建材、装修等相关行业的销售业绩。车展前几天,众多从事广告喷绘的小店接活儿接到手软。珠宝展期间,天外天大酒店宣布客满。会展中心的配套设施——包头大剧院,今年因有郎朗、姜育恒等演艺名人登台,提升了香格里拉酒店总统套房的入住率。仅国际车展期间,20多家厂商的数百名工作人员从外地本部来包,周边旅游景点热闹了许多。
“按照行业统计惯例,会展业赢利1元的话,会带动相关行业赢利10元钱。”包头市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荆国栋说。
● 硬件够硬软件尚软的惆怅
兴奋中的包头会展业,并未达到理想的发展状态。
历时5年建成的包头国际会展中心,拥有6个大型场馆、近3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场地,是目前自治区内展览面积最大的会展场馆。这样的硬件设施,被多数展商赞叹。“但会展业是高端服务业,除了拼硬件,更综合考验着一个地区的软件。”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副主任祁晓霞说,这个“软件”更多指向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。
山西三晋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主要在北方城市做珠宝巡展,今年两次组织200多家珠宝商来包。首次成行前,公司筹备期长达半年,主要用来研判这里的文化底蕴、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。两届珠宝展人气很旺,总体销售额均达数千万元,“效果好于预期,但主办方没挣到钱。”公司总经理张祺峰说,展会的场租费、广告宣传费、展台搭建费三项是主要开支,这些费用的多少,决定着组展商的盈亏。
据了解,因为缺少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扶持,为了减轻运营压力,包头国际会展中心的场租费高出同类地级市近一倍,与呼和浩特、太原、西安等省会城市看齐;广告费用甚至超过某些省会城市;包头几乎没有专业搭建商,会展中心的多数展会,搭建商和相关器材都来自北京等地,仅物流成本就上升一大截。
包头市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荆国栋说,在发达地区的大型会展中心旁,通常聚集着展览、策划、营销、广告、搭建、酒店、餐饮等诸多专业配套公司,形成会展业聚集区,而在包头,专业的会展企业基本属于盲区,更谈不上聚集。而且,相关企业实力较为薄弱,不仅规模小、资金少、观念滞后,且经验不足,完全具备运作全国性、专业性会展能力的公司微乎其微。
成功运营牛羊肉产业大会的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,是一家本土会展企业,当谈到从会展业获取直接收益时,公司总裁常慧渊坦承,短期内尚难做到。但他强调,希望通过整合包头的资源优势,通过搭建牢固的牛羊肉产业合作平台,以获得远期收益。
常慧渊认为,包头会展业发展的短板,不仅体现在行业企业的弱小上,在地区综合配套能力的体现上也很明显。他举例,牛羊肉产业大会举办时,正值盛夏,160多家展商需要400多个陈列冰柜。3天会期,新买冰柜并不划算,但本地又没有专业冷冻设施出租商。几经周折,小尾羊等企业伸出援手,总算解决了“冰柜危机”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。装备制造博览会期间,某本土大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报怨,企业的大型参展车辆在建华路上被交警拦下,几经协调,才被放行,既费时,又费力。而在外地的大型展会前,市领导会亲自组织公安、工商、消防等部门开会,协调交通管制等事宜。
台湾珊瑚展期间,某珠宝商有7颗总价200多万的猫眼石,但遍寻市内各大银行,均被告知不承接保险柜短租业务。他纳闷,北京等地银行的保险柜可以按小时出租,为什么在包头就不行?酒店保险箱也不好用,无奈之下,他每天都随身携带宝石。“感觉非常不踏实。”台湾珠宝商说。
房交会期间,90%多房企的售楼部和工作人员在包头,而其宣传册却多在外地完成设计和印刷等工作。某知名房企每天发送近万张DM单,都来自北京和深圳。“本地制作?质量达不到要求。”工作人员这样解释舍近求远的原因。
包头的快捷酒店也被诟病。多位展商反映,市区的快捷酒店距离会展中心较远,每早7点半从酒店出发时,早点还没着落,凑合着啃面包、喝矿泉水成了常态。“快捷酒店并不方便。”某展商说。
方方面面、大大小小的差距,共同束缚着包头会展业的快速发展。
会展业发达的上海地区,国际车展时,日客流量最高能达40万人次,与去年包头国际会展中心的年客流量相当。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工程机械展,也是世界装备制造领域的年度盛会,知名厂商争相报名。而我市目前的许多展会,仍需投入很大精力,做吸引参展商的工作。今年,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向国内千余家会展发出邀请,但落实的展会只有19场。
业内人士称,在会展业发展成熟的国家,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.2%左右,我国仅为0.004%。而在包头这个较为落后的地区,这一比例虽然没有人做过统计,但估计不会超过国内平均水平。
● “大会展”的憧憬
上述种种不如意处,在指引着包头会展业的改进方向。
大型展会的筹备时间在半年至一年间,为了保证展会的顺利举行,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在与主办方签订合同时,每月主动了解其筹备情况和所需事项。特别对主办方的主要客户通过电话回访,如果发现问题,力求及时应对。
在经营思路上,会展中心把目标锁定在举办地方性展会的客户,如一些专门在二三线城市做巡展的客户,并加强培养包头地区的办展公司。为了形成产业链的聚集作用,他们拿出4000多平方米的办公面积,创设包头文化产业园,用于吸引各类展商入驻。目前,已有北京、太原和我市的几家公司在这里集中办公,为多方密切合作,提升展会数量和质量,进而带动更多相关企业入驻开了个好头。
针对会展人才匮乏的现状,会展中心高度关注。国际车展期间,除本单位的100多名职工参与外,每天还有180多名志愿者在忙碌,他们是来自包师院、包头轻工职业学院等高校英语、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在校生。会展中心在成为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同时,也在为会展业的大发展储备着人才。
面对居高不下的场租价格,会展中心一方面自挖潜力,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。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副主任祁晓霞说,对会展业给予资金补贴已成国内惯例,成都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,用于奖励成规模展会的主办方,此举极大降低了主办方的成本投入,带动该市万平方米以上展会达到了每年80场左右。
资金扶持之余,会展大市还成立了专门的促进会展业发展机构,兼具优惠政策制订、展会的一站式审批、与管理部门沟通协调等功能。目前,我市尚没有类似的机构。
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副主任祁晓霞说,放眼内蒙古,知名的会展品牌有呼和浩特的药交会、鄂尔多斯的羊绒展、赤峰的动漫展等,而我市有得天独厚的钢铁、稀土、装备制造业等资源优势,也有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知名品牌——稀土博览会,通过资源整合、优势互补,经过5年发展,使全市年举办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达到30个,年展览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,年举办国际性展会1~2个,年举办国内品牌展会不少于5个,包头“大会展”的格局定会呈现。
来源:包头日报